10月17日,中国重汽在青岛召开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简称“大会”)。在全球商用车市场重构与地缘经济博弈的双重背景下,本次大会不仅成为中国重汽汇聚全球资源、共商发展大计的重要平台,更释放出企业深耕海外市场、巩固全球领先地位的强烈信号。

12

数据显示,今年 1-9 月,中国重汽重卡出口销量达 11.1 万辆,同比增长 24.5%,其中 9 月单月出口首破 1.5 万辆,再创行业纪录。“对于即将到来的2026年,中国重汽出口目标为重卡18万辆、轻卡3万辆、轻型车1万辆、矿卡2000辆,后市场收入4亿美元。”中国重汽集团总经理 刘伟表示,“未来5年,中国重汽计划出口重卡25万辆、轻卡10万、轻型车5万辆、矿卡3000,海外后市场收入目标1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5年内中国重汽重卡的海外保有量将有望突破200万辆,从而带动服务与配件业务迎来一轮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的全球机遇。中国重汽正以深谋远虑的国际布局和健康强劲的业务表现,成长为全球重卡行业的执牛耳者。

多点开花,传统与高端并跑

中国重汽的海外业务发展呈现出“传统市场稳扎稳打,高端市场快速突围”的鲜明特征。在非洲、东南亚等传统优势区域,销量增长迅猛,非洲同比增长 37.4% 、东南亚同比增长 41.5%,凭借高可靠性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网络,成为当地物流运输的首选品牌。在以中东为代表的高端市场,中国重汽也实现快速发展,中东市场销量同比增长 28.7%。这标志着中国重汽成功突破欧美品牌在高端重卡领域的竞争壁垒,实现从“性价比” 向“价值竞争”的转型。

14


这一良性发展态势离不开中国重汽多年来未雨绸缪,深耕海外、持续落地本地化运营。目前其在全球运营的 30 家 KD 工厂,计划到 2030 年年产能提升至 10 万辆,南非、巴西等新的本地化制造项目已在加速筹建中。通过本地化生产、金融支持和牌照资源整合,中国重汽得以有效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保障产品快速交付。

这一抢眼业绩的背后,是客观存在的市场机遇与企业主动实施战略布局的同频共振。在全球重卡行业,中国品牌的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中国制造” 的品质口碑为出海铺路。“好风凭借力”,中国重汽自 2004 年启动国际化战略以来,已经连续21年位居重卡出口首位,并在海外拥有 230 家经销商、400 个服务网点和 30 家工厂所构建的立体网络,形成 “产销服”一体的全链条布局,从单一的产品出口转向更深层次的品牌与制造的本地化运营。

三个“加速”,以技术驱动领先

中国重汽认为,产品升级才是全球化竞争中持续领先的关键所在。“未来我们将聚焦重卡、轻卡、皮卡、VAN、新能源等全系列商用车业务,在更广阔的市场开辟‘利润增长新赛道’。”刘伟表示。

15

为此,中国重汽将用三个“加速”来应对。第一,加速全系列商用车产品及研发布局,未来5年计划投入累计超 40 亿美元研发费用,组建 8000 人规模的专业研发团队;并单独设立海外产品研发机构,针对不同区域市场需求定制化开发产品。

16

第二,加速新能源、智能驾驶等前沿技术储备在新能源领域。目前,中国重汽已掌握纯电动、氢能、混合动力等多技术路线的核心优势,并在三电系统取得多项突破性关键技术,将结合全球不同应用场景推出更多新能源产品,并积极探索构建产业生态。智能驾驶领域的深耕细作更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目前,中国重汽的智能驾驶技术已在干线物流、港口、矿山等场景成熟应用,实现油耗降低、驾驶员疲劳度缓解的双重效益。后续将通过 L2 + 和 L4 级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以及在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等领域持续发力,为客户提供高效、安全、智能的运营体验。


第三,加速智能制造水平与质量保障能力提升。未来5年,中国重汽将聚集质量管理、产能提升、工艺优化等维度,全方位保障产品高效高质量交付。通过持续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将质量管控向供应链前端推进,让全球客户享受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产品,打造全球客户最信赖的重卡品牌。

18

值得注意的是,后市场业务或将成为中国重汽新的利润增长点。重汽将在海外规划建设 63 个配件中心库,前置 5000 万美元配件,并推出定制化油品、轮胎等产品,同时拓展车辆融资、车队管理、二手车置换等增值业务,构建超越整车销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未来5年是中国重汽携手广大合作伙伴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机遇期,重汽将以“国际化转型”作为发展的新支点,在全球经济复苏带动物流基建需求旺盛的机遇期,通过前瞻布局海外产品、服务、运营等多端口的全方位升级,为 2030 年出口 25 万辆重卡的战略目标达成夯实基础,彰显中国商用车品牌的全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