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 今日重卡微信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推荐 > 原创 > 这家中国企业要颠覆传统造车模式 消费者买单了吗?

    这家中国企业要颠覆传统造车模式 消费者买单了吗?

    时间:08-23  来源:今日商用车   作者:王瑞昊

     

     
    【今日商用车  原创】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消费升级的疾风劲吹,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也走到了重要的历史节点,依靠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似乎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销量增速为5.57%,而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却达到6.8%。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汽车市场总体销量增速小于GDP增速,从2017年开始,汽车市场增长乏力,被GDP增速甩在了身后。进入2018年以来,我国多地经济发展出现“新引擎” ,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和新兴行业快速发展,成为今年上半年不少省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数字经济伴随而生。

    而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技术,是传统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在这一方面,作为汽车新生代的上汽大通走在了所有企业的前面。

    C2B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 颠覆传统汽车制造模式

    制造行业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汽车市场改革就不可避免。上汽大通把握用户的生活习惯,将汽车的生产制造在线直联用户,彻底颠覆传统汽车制造模式, C2B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应运而生。
     
    C2B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

    传统造车模式按照实地调研、市场分析、产品定位、产品设计开发、小批量工程车市场验证和大规模批量生产投放市场顺序进行,其中用户参与环节只有实地调研和投入市场反馈。

    “固化的流水线已经落后了,用数据和客户需求来驱动业务才能显示出一个企业的实力和能力。”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蓝青松分析说,“只有用户参与所有流程,生产的车才能被市场认可。上汽大通针对C2B模式已经组建了智能工厂,负责生产用户定制化车型。用户可以对变速箱、驱动形式、座椅布局等必须配置的项目进行选择。如有需求,还可以定制座驾外观颜色、轮毂样式、散热器格栅样式、座椅套面料等方面的配置。” 
     
    上汽大通.jpg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蓝青松

    其实,在2016年上汽大通已经开始尝试C2B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经过两年的发展,这一模式又遇到了哪些问题?上汽大通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瑞向记者介绍:“上汽大通C2B模式前期遇到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交付周期的问题;第二,售后对客户的响应不够及时;第三,经销商跟不上厂家的步伐,销售顾问常常被客户培训;第四,标准车和定制化的问题;第五,大通内部各个后台部门对前线的支持问题。”

    据蓝青松介绍,上汽大通C2B模式遇到的这几个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交付周期已经从原来的两三个月提升到现在的二十几天,我们承诺客户D90的交付周期是29天,G50的交付周期是28天;针对第二个和第四个问题,上汽大通的C2B模式随着G50的亮相,也进化到了2.0阶段。C2B2.0模式的核心是“蜘蛛智选”智能选配器,选车时有任何疑问,均可咨询“蜘蛛智选”的 169位工程师,20多位设计师,为用户实时答疑解惑、指导选购。而且,为了更好地进行资源、流程、体系的整合,更好地为每一个用户服务,上汽大通特别设置了“首席用户官”(简称“CUO”)的职位。负责将客户运营、数据中心、售后等整个业务链串起来,各部门协同合作。除此之外,上汽大通还推出“后悔药”功能,给已购车的用户“后悔”机会。解决用户选错配置和选择困难这两个痛点。后悔药相当于是给服务商引流,相当于让更多的用户到服务商这边来做业务。第一批处方后悔药合计12项内容,将为用户提供“我行我换”、“一键重选”的贴心特色服务。上汽大通将通过这一系列服务解决客户与售后,流程的标准化和定制化问题。
     
    “永不撞衫”的Dream Car

    针对经销商问题,上汽大通今年增加了四五倍的培训资金去支持销售部门;上汽大通内部都是网状结构,都是协同的,目标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解决了后台部门对前线的支持问题。

    从1.0进化到2.0阶段,上汽大通C2B造车模式可以说已经很成熟了。那么,这个模式是否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呢?

    上汽大通全系车型加入C2B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 今年要进入海外市场

    “去年8月8日亮相的上汽大通互联网SUV D90率先采用C2B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未上市公布价格前就已经积累了10003件订单。今年上半年D90有70%的订单来自线上。”蓝青松向记者介绍C2B模式上线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上汽大通D90已取得不俗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它面向高端市场,消费群体有限。“大通G50会在10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里面参与竞争,这将是上汽大通第一次有产品进入到十万左右的区间,所以说G50的发布对上汽大通将是一个里程碑。”蓝青松透露了G50的市场定位。随着C2B模式的成熟,上汽大通将从高到低、从上往下拓展市场分额,获得更大业务的规模。
     
     

    上汽大通G50

    还有一组数据能证明用户已认可大通的C2B造车模式。C2B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吸引了大批用户“强势围观”。据统计,我行MAXUS平台粉丝总数达到500万人(不计算重复用户),用户提出建议及问题总数达1.5万条,我行微站最近半年累计访问量达739万次,G50创咖汇累计盲订人数达4.4万人。这一系列数字证实了C2B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是顺势而为,更见证了这一模式的迅猛发展。

    “要证明C2B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的成功,一定要做全系列车型。”蓝青松要将C2B应用到上汽大通的全系车型。为此,上汽大通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将旗下所有车型加入C2B家族。包括全尺寸智能定制互联网SUV D90、大大的互联网MPV G10 PLUS、宽体轻客车型V80、划时代皮卡T60在内的所有上汽大通在售车型,以及首次亮相的全新MPV G50,都加入了C2B定制行列。
     
    上汽大通所有车型都加入到C2B家族

    C2B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今年,上汽大通还要将它推向海外市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上汽大通海外销量总计7197辆,同比增长119%。其中,澳新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89%,南美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42%。值得一提的是,海外上市仅8个月的T60皮卡,销量已达4638辆。“大通速度”席卷全球。海外业务的稳步提升,也让上汽大通有了将C2B推向海外的底气。
     
    大通T60皮卡1.jpg
    上汽大通T60皮卡

    “C2B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会走向海外。上汽大通将以澳新地区专营店为试点逐步推广,第一版的C2B将会在澳大利亚上线,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让经济比较发达的澳洲、新西兰市场感受到中国企业的智能化,同时我们还会在今年10月份推出海外的我行智行系统,就像类似的斑马智能车载系统。通过我们的产品、技术、服务,让海外用户会切切实实感受到中国车企的实力。今后随着我们的产品对市场更多覆盖,以及经销商网络数量的扩张,我们在海外的还会有更多收获。”蓝青松告诉记者。

    结束语:

    上汽大通的C2B已经在国内声名鹊起,“大通速度”也已经席卷全球。未来C2B能否在海外开花结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北京星宇创信科技有限公司 © 转载请注明来源 《今日商用车》 |  备案号:京ICP备180047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