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潍柴动力上市15周年暨创新发展交流会在香港举行。谭旭光董事长在会上与广大投资者和媒体分享潍柴15年来的发展和收获,擘画未来发展蓝图。
分享1:潍柴和中国重汽的传闻
谭总被任命为中国重汽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重汽的股票也涨了一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坊间传闻和预期,不知道谭总有什么计划?
谭旭光:你说的也激动,是因为你买了重汽的股票涨了。我就知道来到香港,大家会问这个问题。今年9月1日,我担任中国重汽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这件事不突然,事情酝酿了很长时间了。你们水平都比我高,为什么这么做?2021年商用车将全部对外开放,2023年乘用车将全面对外开放,我们单一的力量无法在全球参与竞争,中国重汽和山东重工的重组是一定要搞的,目前是由山东省国资委协调济南市的重组意见,报省政府常委会研究,现在还没有答复。一个这么大的集团,4万多人,还有房地产,我要剥离或者梳理梳理,把优良资产装进来。在大集团下,陕汽重卡、中国重汽重卡加起来,已经全球排名第三,但并不意味他的水平排名第三。我们重组后的目标是实现世界一流水平,特别是进入国六阶段,或者今后即将要发布的国七、欧七,发动机动力总成的成本越来越高,只有突破规模效应,才有竞争力。这个重组,对大家是好事。
分享2:潍柴,陕汽与重汽的关系
请谈谈中国重汽和陕重汽定位问题。两家都是一个集团下的商用车生产厂家,公司会不会已经做好了差异化定位,或者有什么协同或协作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潍柴能否尽快实现给中国重汽配套发动机,配套规划是什么,能给潍柴带来多大市场份额,这对中国重汽在重卡市场的市占率有多大帮助吗?
谭旭光:第一个问题。我旗下有陕汽重卡、中国重汽,这在世界不是一家如此。大众旗下有斯堪尼亚和曼,大众公司要把商用车单独上市,最近我听说推迟了,这是两个品牌。我有几句话告诉你:这两个企业不会合并。写分析报告时,这样写就行。上个世纪末,中国重汽之所以破产重组,就是因为搞了轻型机;第二,我希望两者相互竞争,谁干得好我就奖励谁;第三,资源共享,客户决定,市场导向。两个20万辆,加起来就是40万辆。车用动力总成再卖给别人,你算算多少万辆。
第二个问题,中国重汽是一个很好的品牌,这些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你们应该相信,在我的领导下中国重汽会发展得更好。中国重汽11L、13L用曼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不错,至少在国六阶段可以支撑中国重汽重卡的销售。陕重汽用的是潍柴发动机。它俩有不同,但是一些细分市场可以共享资源,比如在10L以下发动机,双方共享这个平台,但在主流发动机11L、13L阶段,我非常清楚告诉大家,现阶段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我相信在市场上更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北京星宇创信科技有限公司 © 转载请注明来源 《今日商用车》 | 备案号:京ICP备180047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