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 今日重卡微信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卡车 > 经销商新闻 > 谭旭光:借排放升级契机 参与全球竞争

    谭旭光:借排放升级契机 参与全球竞争

    时间:04-15  来源:今日商用车   作者:责编

     

     

     

    1、面对国六阶段,客户对发动机可靠性要求提升需,请问谭总,对于国六阶段以后的可靠性能力,潍柴做了哪些准备?

     

    谭旭光:中国内燃机企业与欧美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国内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不强。尤其是到了国六阶段,有排放质保期和有效寿命期的要求,并且强化了OBD监管,这对可靠性要求是一次质的飞跃。特别是高速物流、干线物流车的要求更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里程碑的变化。我们内燃机企业,特别是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生产企业,要借排放升级的有利时机,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动力总成,参与全球竞争。

     

    2、现在新能源发展迅猛,您认为未来5-10年内,新能源对柴油机市场将产生多大影响?潍柴将如何应对?

     

    谭旭光:新能源挑战传统能源是近段时间一个比较热的话题。有人说预计将来的某个时间传统能源会退出,我认为这是忽悠。新能源将成为未来全世界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在可预期的30-50年内,柴油机是不可取代的。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新能源走快了不现实,但不走就是倒退。在这个过渡时期,城市内无论是物流车还是乘用车,对有条件的可以实施纯电车。如果纯电动车的续行里程满足500公里的话,可以使用。但是,这也将给政府带来一些挑战,充电桩谁来投?预计城市内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混合动力过渡期。重型卡车也不可能被新能源取代,但对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推动燃料电池发动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项。对于我们国家来讲,这些结构的调整可以降低我们的原油进口量,我认为是完全有必要的。

     

    3、今天大约有近300家高校、科研机构、企业,1000余名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来参会。请问,潍柴建有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行业内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是什么吸引了今天这么多人前来参会?

     

    谭旭光:潍柴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家对潍柴的信任,也是潍柴人对行业的担当。内燃机可靠性国际研讨会之所以能够连续举办八届,今年吸引了上千人参加,说明潍柴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是成功的。我认为主要原因,第一,是因为潍柴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为全行业服务,而不是封闭的,如果封闭不为全行业服务,就不会有今天大家的踊跃参会;第二,多年来潍柴利用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在国内外实施开放合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实现了很好的创新模式的探讨与实践;第三,这个平台创造的成果与全行业共享,而不是为哪一个企业独占,所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4、谭总您好,我想请问,潍柴的可靠性实践具体是什么?

     

    谭旭光:去年潍柴以制造业组织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中国质量奖。十多年来,潍柴质量管控模式有很大的创新,也就是此次我们获奖的WOS质量管理模式,我们叫“三全理论”:“全面规划质量、全员控制质量、全程协同质量”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

     

    我们的质量不是狭义的质量,而是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从产品质量规划到产品制造过程和销售,包括规划、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以前讲“质量是抓出来的”,这是不对的,而是靠系统管控得出来的。我们的质量管理模式,这是一个方法论。

     

    5、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倡议,潍柴不但是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而且也一直走在前列,您怎么理解高质量发展,您觉得潍柴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有哪些?

     

    谭旭光:我们提出的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反过来理解就是,我们过去在发展中,只重视速度,没有重视质量,高速度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粗放性的发展,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生态受到破坏,从一个企业来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有具有别人拿不走的、始终在行业能够引领的技术,能够使企业不断创造价值的技术,能够不断实现可持续投入的技术,没有这三条,一个企业不会搞好。

     

    有的企业,做主业做不好,靠买商业用地挣钱,这样的企业实际上是亏损的,这样的企业不可持续,也一定会被淘汰,谢谢你的提问。

     

    6、我们都认为发动机,特别是高端发动机是我国的一个短板,您认为我国发动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有多大?

     

    谭旭光:我国高端发动机还存在短板,特别是高端高速发动机。潍柴正在积极推动产品迈向高端,特别是军民融合方面,希望3-5年内实现突破。

     

    乘用车我们和国外差距很大,就是可靠性不行,这是一个核心问题。重型商用车的动力总成方面我们已经迎头赶上了,但和国外比在150-180万公里无大修方面还有差距,希望2-3年内赶上。特别是国六排放法规规定的整车排放有效寿命期7年70万公里的要求,希望第一步先能实现。 

     

     

     

    北京星宇创信科技有限公司 © 转载请注明来源 《今日商用车》 |  备案号:京ICP备180047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