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领域将投放18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商用车领域将投放22款全新基础车型——4月10日,在2023东风汽车品牌春季发布会暨第七届科技创新周,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发布未来规划,全面开启转型升级发展的新篇章。

东风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杨青指出:“东风公司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加注重做强做优做大自主品牌和新能源事业,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为核心驱动,三大科技品牌重磅发布
此次,东风公司发布了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架构、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东风氢舟”氢动力技术品牌,展示了其在科技实力方面的最新成果。其中,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架构主要是针对于乘用车。
在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中,E代表着电动、高效、节能和环保。马赫E主要由电驱、电池、补能三大产品平台组成。其中,马赫电驱全系采用扁线电机,功率覆盖70-400kW,电压涵盖300-800V,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产品矩阵,可以满足不同车型的搭载需求。在商用车领域,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针对商用车的多场景,已经量产了控制功率150kW、峰值扭矩1070N·m的混动电机,以及5000N·m的轻型电驱桥和28000N·m的中型电驱桥。

据现场技术人员描述,马赫电驱由东风零部件进行研发,其所使用的扁线电机相较于圆线而言,槽满率高出20%左右,体积相较于圆线方案降低10%-15%,体积减小也使其重量得以降低。以东风零部件展出的P2结构混动电机为例,在扁线电机和轻量化外壳的帮助下,其整个系统的重量不足150千克。如此一来,在确保高效节油、自重更轻的同时,其应用布局也会更灵活。
除马赫E外,“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也是一大亮点。其功率已经覆盖了20kW-350kW,可满足乘、商不同车型的需求。其中,350kW为国内领先的大功率平台,可以满足乘用车、商用车全系列车型的需求,实现全功率、全系车、全场景、全覆盖。
目前,东风新能源商用车的新能源销量已经位居前列,其中行业第一款正向开发的纯电动轻卡市占率第一、新能源中重型环卫车市占率行业第一。而氢动力技术也同样走在了行业的前列,截至2022年底,氢能领域发明专利累计298项,位列国内主机厂第一。而在车辆应用方面,东风氢燃料商用车销量已超过3000台,位居行业第一。不断完善的技术储备,不仅提升了东风的产品竞争力,更是提升了其品牌自信。
新产品齐亮相,展现转型的“新东风”
新技术只有落实到产品层面才是真正意义上有意义的新技术,否则其永远仅仅是“纸上谈兵”。在此次科技创新周上,东风公司也带来了众多全新的新能源商用车产品。

受限于体型、重量的限制,大型商用车难以实现超长的纯电续航。因此,商用车布局新能源化时,在混动、纯电和氢能之间的技术之争远比乘用车更激烈。目前,东风采用的是超级混动(PHREV)、纯电、氢能并进的技术路线,在此次科技创新周上,其超级混动、纯电、氢能三种不同的产品线也纷纷亮相。其中,一辆荧光绿色的氢能中卡颇为引人注目。


该车可谓是“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落地的重要一笔,虽然是氢能卡车,但其采用了类似于增程式电动车的理念,其配备了容积为81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和三个70兆帕的储氢罐。考虑到目前氢能基础设施尚未完善,车辆同时还配有充电接口,在无氢状态下其续航里程可达100km,如果是满氢状态,其续航里程可达400km。除了短途接驳运输外,还可满足中长途运输的需求。


此外,东风还带来了一款全新的智能轻卡概念车,可以看做是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纯电动的一个发展方向。该车在车身结构方面已经彻底颠覆了我们对轻卡以往的认知,底盘部分取消了原本的两根大梁,而是采用了一整个底盘平台,上装部分通过接耦的方式覆盖在底盘平台上。可以是实现轻卡、轻客、VAN之间的任意组合。该车还接入了高速网络,可满足L4级自动驾驶的需求,实现无人驾驶的智慧物流运营场景。据悉,该车将于2025年投入量产。
技术的落地,不仅让东风的产品线进一步释放光芒,更是让其在新时代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写在最后:
在当今的国际舞台上,不仅戴姆勒卡客车、依维柯、沃尔沃等传统商用车品牌已经开启了面向新能源化“大象转身”,也不乏特斯拉、Nikola、QUANTRON这类的新生力量全面进攻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而作为自诞生以来就有着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对于汽车工业“东风压倒西风”美好祝愿的东风汽车,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已成为从湖北面向全球的车企。相信乘着新能源的春风,不断优化技术的东风汽车可以进一步提升其产品竞争力,从而真正实现“东风压倒西风”这一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