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天下无贼》中黎叔的金句依然振聋发聩。2004年,这部集结了群星的港片,让籍籍无名的王宝强一炮而红。

2004年,中国重卡市场的销量是,37万辆。18年后的2022年,这个数字窜到了67.2万辆,但标记的却是过去5年来中国重卡销量的最低点。

中国文化讲究阴阳双生,大落之后必有大起。有人在想,群星荟萃的中国重卡市场,是不是该出现新面孔了?

2023年的元月9号,是吴越俊60岁的生日。作为北汽重卡掌门人,他在生日的这一天,推出了以“高质量、低成本”作为企业战略的全新重卡品牌“北京重卡”。手握北汽集团资源与重卡行业人才优势,他要用新的解题思路带领北汽重卡从北京走向世界,为日显胶着的中国重卡行业,以创新谋未来,带来全新气象。

站在国际聚光灯下的资本

“很多人问我,北汽重卡究竟能不能够做成?”吴越俊说,他的回答是“没问题”,因为这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和理性思考,以及建立在对市场深入分析基础上的回答。

所以,北汽重卡为2023年定下了“1万台”的销量目标。1万台曾被很多重卡同行定义为企业的生存线。如果成本控制恰当,这其实算是一条能过得“滋润”的生存线。北汽重卡有更大的“野心”:2025年实现年销售规模4万辆,步入重卡领先阵营,2028年达到年销售12.5万辆以上规模,海外销量占比20%,进入重卡行业第一梯队,排名进入前五,进而在全球舞台上发光发亮。


5年进入行业前五,足够振聋发聩。过去15年,重卡行业第一梯队的成员名单没有出现过变化,长久以来波澜不惊的重卡行业,需要一种变量。北汽重卡的这个“野心”,实际是一位在重卡行业摸爬滚打了25年的“老将”,审时度势后的信心昭显。

回溯中国重卡行业发展之路,颇有几分英雄主义色彩。传奇的领导人往往缔造出传奇的品牌故事,吴越俊的坐阵无疑加大了北汽重卡成功的砝码。但成功具有偶然性,也不能搞个人主义,因此吴越俊认为北京重卡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仍是基于市场、客户、竞争方式及竞争核心四个方面的剧变而推演出的理性结果。


显而易见,重卡市场由“工程运输”转向“消费物流”主导;客户从“散户”走向“车队”;竞争正在由国内转投国际,并从过去的“产品之争”走向“质量成本之争”。这种深刻的变化或将在未来5年内,以更具挑战性的方式实现行业洗牌。

这,则是北汽重卡的机会。其秉承“高质量、低成本”企业战略,以期形成重大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发布了复兴、追梦、奋斗三款定义不同场景的全新产品。


并非白日造梦,北汽重卡虽是重卡新军,但无论是制造底蕴还是团队配置,都大有来头。北汽的集团资源加上“创业老将”的人脉优势,使吴越俊所描述的“链合全球优秀的零部件资源,通过性能集成打造最优秀的产品,再通过智能化制造最终打造高质量的产品,相对于国内竞品在同等价格下质量能够提升20%”,有章可循。这样的结果,对于行业、对于用户、对于企业本身,都将迎来共赢局面。

成功仍需攻坚克难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北汽重卡提出的“高质量、低成本”企业战略,乘势而来。吴越俊指出:“中国重卡行业已经进入到严重内卷的时代,打破内卷最有效的方式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这是北汽重卡谋求“低成本、高质量”突破之路的成功基石。其发布的精益战略、管理创新、数字技术,桩桩件件不仅扣紧时代脉搏,更是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创新之路。北汽重卡展示了自立自强的企业品格,但成功之路依然道阻且长。


在技术创新上,北汽重卡要通过精准的产品调研和产品定义,识别出高价值的细分市场,并通过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能实现研发、制造、营销等全流程的降本增效,实现供需的高效接轨。如“场景信息库+超级BOM+个性化配置”就能实现客户点单,对于希望拥有一台“梦想卡车”的用户,具有令人着迷的吸引力。当然,一台重卡有成百上千种配置,完全实现客户点单并不利于规模降本,北汽重卡可能会以指定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关键总成件的形式,迈开“点单”的第一步。


在管理创新方面,北汽重卡要通过精益战略实现管理上的“省”。只做最合适的,不做好大全,北汽重卡精准抓住有价值的细分市场,只做最合适、最有价值、最有利润的产品。有舍才有得,对于新品牌的确不能贪大求全,找好市场切入点、打出产品差异化,才有机会异军突起。但,现在产品的差异化本身就是一道难题。北汽重卡如何做好这道“难题”,将会成为未来重卡从业者们的一个范本。

北汽重卡还计划通过精益管理实现零库存,将“市场订单—生产排产—零部件采购—零部件送达—整车制造—整车送达”实现无缝连接,实现零部件当月结算付款。《今日商用车》认为,暂且不说对内部管理体系和流程的要求很高,光是零库存和供应商结算,就对北汽重卡的市场调研能力以及现金流水平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在营销创新方面,北汽重卡借鉴互联网汽车营销思路,用精准营销、建立品牌形象店进行分销、大区域代理等,来取代传统的层层分销模式。不破难立,重卡行业的传统营销模式积弊已久,但在三五年内要实现渠道的变革,最重要的阻力恐怕是在客户端。因为重卡“满天飞”的特性,如何破除过去几十年终端客户高度依赖线下服务的用车习惯,这将是和找到强有力的渠道伙伴同样具挑战性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毕竟,在过去的20年间,重卡行业见证过发动机资源的竞争,曾有“得发动机者得天下”的说法;也有过驾驶室和配置的竞争,智能驾驶和舒适座舱成为攫取年轻一代心智的不二法门。

但,当时针指向2023年,行业以技术进步和突破实现的差异化越来越小,供需双方对降本增效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质量、低成本”的企业战略将帮助北汽重卡撕开竞争瓶颈。毕竟,在重卡市场销量“向下”的同时,新的机遇在不断出现。老将领导的新兵“北汽重卡”能否后发制人,让我们拭目以待。